无人天车与智能库管技术
所属学院:工程技术研究院
合作方式:☐整体转让 ☒技术许可 ☒作价入股 ☒合作开发 ☐其它
成果简介:
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研发的无人天车与智能库区系统,是由智能调度排程系统、智能库管系统、无人天车控制系统、智能识别系统、数据分析优化系统等构成的智能化、信息化、标准化、自动化相融合的综合系统。系统基于先进传感和无线通信技术收集天车、运输链、过跨车等设备的位置和状态等实时信息,并通过软件接口与工厂管理系统进行数据集成,贯通进料、上料、生产、下线、储存、发货等多环节信息流,以此实现生产信息与物流信息的实时交互。借助作业调度和路径优化算法,系统根据当前任务和设备状态自动生成最高效、安全的作业方案,并通过多级联动控制驱动行车的自动吊运。同时,依托主钩防摇摆控制、多维度协同控制、机器视觉及触觉检测等核心技术,无人天车可实现快速精准定位和稳定行驶。主要包括以下关键技术:
精准定位与防摆控制技术:车体与吊具传感器设计与X、Y、Z精准定位与高效协同控制技术;自主开发天车运行摆角自动控制与变速过程优化控制技术。
库区智能调度技术:依据实际现场工艺要求与生产运行状态,实现智能化天车作业调度与垛位分配。
行驶路径规划技术:根据库区实际情况,对于天车移动路径实时优化,提高作业运行效率与安全性。
车辆物料识别技术: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识别与车载鞍座、物料识别技术,精度适应性好,成本低。
库区协同控制技术:实现天车与过跨车、辊道、车辆等库区物流装备的协同控制;贯通工厂信息流,实现主生产线排产与库区调度协同优化。
工艺装备优化设计:进行厂房土建、设备、物流规划,改造吊具、垛位等设备,开发信息接口管理方法,保障全过程无人运行投入。
成熟程度及推广应用情况:
具备板带、棒线无人天车控制与智能库管成套技术,在精准定位、库区调度方面不断研发优化。
推广应用情况:在实现带卷智能库技术成熟的基础上,合作开发成功国内首套棒线材智能库,实现在长材领域的重要业绩突破。
市场分析:
市场前景广阔,覆盖板带、棒线钢铁生产企业,在涟钢、新天钢、三明钢铁、新钢、粤裕丰等企业持续拓展应用。
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:
项目实施后,将通过减少人工工作强度、提升系统安全、信息安全以及全面提高生产运行效率,为企业带来可观经济效益。
成果亮点:
1. 贯通信息流与物流:将库区管理系统与主生产流程控制系统、信息系统贯通,提高整体物流节奏,全面提升生产效率。
2. 简化物流管理:取消手动点库、盘库、抄号等传统流程,实现库房板坯动态跟踪及可视化。
3. 降低运营成本:改善工人劳动环境,降低劳动强度,每部车至少节省操作人员 4 人;提升设备稳定性,降低故障率,延长维护周期,减少库存备件量。
4. 提高天车效率:提高天车工作效率 20~30%,主要影响的因素包括班组交接班时间、班内交接、盘库时间,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。
5. 提升系统安全:对物料信息进行实时监控,实现信息安全保障;通过天车间防撞、防摆控制以及夹钳底部检测等功能保护天车设备,提高运行稳定性。
项目团队:
杨荃,研究员,研究方向:板带轧机运行行为仿真,板带内部质量在线测控技术,流程工业数字孪生技术。
王晓晨,研究员,工业过程智能化、无人化测控技术。
邵健,副研究员,基于数据驱动的钢铁智能化应用技术。
刘洋,工程师:库区智能化控制技术。
彭功状,助理研究员,无人库区智能调度技术。
徐冬,副研究员,无人库区视觉识别技术。
徐言东,高级工程师,轧制工艺与装备设计。
成果相关照片:
图1 棒材智能库集控大屏与作业现场
图2冷卷无人库现场运行
图3 物流管理平台示例画面
联系方式:
北京科大科技园
010-62333830,62335841,62335665,62333626